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山河故里 >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皇帝既然开了口,那就提他为二甲,留京吧。不过他的兄长,也该一起提到二甲才是。皇帝意下如何?”

周綦有些诧异,母后居然退让了半步,哪怕只是半步,对比过去的强硬也十分少见。虽然不是状元,但这等人才若能留京,将来未必不能为他所用。

罪党之风?他回想起那答卷上锋利的见解,更加认定,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他起身道:“如此也可。那儿臣就先告退了。”

萧怜淑看着他的背影远去,把玩着自己的手指,淡淡一笑,自言自语道:“我还是小看我这儿子了,竟然见好就收,懂得隐忍了,今早还调来原卷,看过之后才来找我。”

翠云虽说跟了萧太后十三年,却不明白她对自己儿子为何如此苛刻,也不敢贸然问出口,毕竟这是她从来不会主动提及的事。

-

今天是个晴朗的吉日。集英殿前,周綦身着冕服高坐御座,萧太后坐在御座旁。文武百官分列阶下,再往后,是一群穿着普通常服的新科进士,四周禁军仪仗威严,场面壮阔。

周綦开口,高声道:“今科殿试,诸生学古通经,对策有道,朕心甚慰。现以黄榜昭示天下,望诸生今后有志于世,勿忘初心,共举太平!”

阶下,数百号人齐齐跪拜,山呼万岁,声音洪亮直冲云霄。周綦令众人平身后,锣鼓敲响三声,站在御座旁的黄晟上前一步,抖开手里的黄榜。

“皇恩浩荡,泽被士林!今科一甲第一名——”

台下的新科进士们皆屏住了呼吸,神色紧张。慕怀清偏头看了眼身旁的陆居澜,他正巧也在这时看了过来,目光交错,彼此心思难言。

“晋州陆居澜,赐进士及第!”

陆居澜刹那间瞪大了眼,神色震惊。慕怀清微微一笑,无声做口型道:“恭喜。”

陆居澜出列谢恩,然后脱下外衣换上恩赐的绿色官服,站在台阶下。接下来唱名的人,按序都排在他身后。

“今科一甲第三名,湘州梁瑾,赐进士及第!”

他明明中了状元,无上的殊荣,心里却没有一丝想象中的快感,就这样恍惚地一直听到第二甲。

“今科二甲第十六名,晋州赵言礼,赐进士出身!”

陆居澜垂首。连知行的名字都出现了,为何还没另一个他所熟悉的。

赵知行的惊讶比陆居澜更甚,他心知自己的水平,中规中矩,绝对算不上出彩。扭头看向慕怀清,却见他神情自若,对自己笑着点头。他心情复杂地走了出去。

直到二甲第二十名,陆居澜才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

“晋州慕怀清,赐进士出身!”

黄晟念完,脸色不是很好看。萧太后看着出列的人,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随后将目光偏向身旁。周綦也在审视慕怀清,这个他意图保下来的人,原来如此清秀瘦弱,一杆竹似的。

慕怀清跪拜道:“臣慕怀清,谢陛下隆恩。”

再起身时,她遥遥望了台上一眼。年纪比她还小的天子,脸颊圆润,稚气未脱。天子身侧,太后凌厉,宰相威严。这就是她将来要辅佐的人。垂眸换上官服,她站到了阶下新科进士的队列里。

唱名完毕,黄榜张挂在宫门外,与此同时,新科状元会率领进士骑马出宫。

长长的队伍沿着御街巡游,官府提前派士兵开道,夹道的百姓争相围观,欢呼着抛掷鲜花彩缎,酒馆茶楼上也挤满了人,万人空巷不过如此。

慕怀清手忙脚乱接着扔过来的花,脸上释怀地笑。高坐马上,望着四周热切的人群,她内心也涌上一种新奇的温热,明白书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是何种滋味了。

爹爹当年,想必也是如此吧。她走到今天,算是圆梦,还是做了一场梦呢?

巡游的队伍一路热闹地出了城,往城外的皇家园林琼林苑赴宴。这是新科进士特有的恩赐,名为琼林宴。

琼林宴由一般由宰相或礼部其他官员代表皇帝“押宴”,皇帝很少亲临。这次的琼林宴也不例外,由左相代为主持。宴前行簪花礼,进士们头上簪的都是皇帝御赐的宫花。

宴上人多,慕怀清坐在角落里吃吃喝喝,赵知行就沉默地坐在她边上。陆居澜倒是想过来说两句话,奈何他是炙手可热的新科状元,被其他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慕兄,别人都热闹起来了,你怎么这么安静?”夏景明不知何时举着酒杯走到她身边。

慕怀清点头道:“恭喜夏兄,得了二甲。”

“我以为慕兄起码是个一甲,实在可惜了……”夏景明喟叹一声,意有所指,又行了个礼道:“不过也还是恭喜了。”

慕怀清看着他手里的酒杯。他回过神来,一拍脑门,连忙道:“慕兄别误会,这酒我自己喝的,我不是来硬要敬你酒的。”

慕怀清举起茶杯,笑道:“多谢夏兄体谅,那我就以茶代酒,先敬你一杯了。”

陆居澜的目光穿过人群缝隙,瞥见了她的笑容,鬓边簪着的那朵粉白的花,也在这笑容下失了色彩。他心软了一下,酸了一下,总想起她是女子这回事来,觉得不可思议。

夏景明走后,赵知行出声问道:“你真的不在意吗?你本该有更好的名次的。”

慕怀清高深莫测地笑道:“二甲还不好吗?比我预想中的好太多了,说明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

赵知行有些听不懂她的话,顿了顿,又问道:“那你回家吗?”

慕怀清听见“家”这个字,一时愣住了。

赵知行道:“告身最晚一个月就会发下来,赴任前,很多人都会归乡祭祖。”告身,就是吏部发放的任职文书。

慕怀清道:“大哥应该是要回去的吧,还有一门亲事。”

“嗯。”提及此事,赵知行脸上也少见地露出一点笑容:“你呢,你有什么打算?晚宴冒着风险拒了左相,你想寻一门什么样的亲事?我们几个人里,就你和明澈还没定下来。”

“我啊——”慕怀清转了下眼珠子,目光扫到人群中的陆居澜。今日的他许是酒喝得多,脸色红过他鬓边那朵芍药。

慕怀清很快收回目光,回道:“我的事还早着呢,大哥就莫要操心了。祭祖……我不一定回去,到时候就有劳大哥代我替爹赔罪了。”

赵知行有些失望:“果真不回去吗?你中了进士,祖母应该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大哥可是忘了,当初的赌约是一甲前三名。”

“胡闹。”赵知行不满地皱起眉来,颇有几分赵季青的样子。

“我没在说笑。”慕怀清认真道。她还姓慕,没进赵家的族谱,能拖就先拖一拖吧,毕竟连她自己也不敢保证,她的身份是否能一辈子高枕无忧,尤其是在京城遇见梁君行后。

她这样的人,本身就不该有太多牵扯。赵家也好,书院的朋友也罢,哪怕……哪怕是陆云程,都应该只是过客的。

赵知行半晌无言:“诚信是用在这种的地方吗?难怪叫我代你赔罪,这罪我可不敢赔。”

慕怀清叹了口气:“大哥和我相处这么久,应当知道你是说不动我的。”

赵知行有些生气道:“也不知你这脾气哪学来的。算了,你写封信吧,我替你带回去。”

慕怀清微笑道:“多谢大哥。”

琼林宴结束后,新科进士大多留京等待告身。一甲直接授官,不出七天文书就下来了,陆居澜被选为大理评事。

慕怀清和赵知行的文书晚了几天。令慕怀清惊讶的是,她竟然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留京了。一般来说,一甲或者二甲前列才有机会留京。

赵知行的授职则是段州通判,限期两月内赴任。段州离晋州也不远,时间勉强够他回去祭祖成亲。是以拿到告身后,他就去户部领了路费和仆从,收拾东西辞行了。

临行那天,三人替他在酒馆践行,又一路送他到城门口。

“就送到这里吧。”赵知行回身道。身后,一名仆从等候在马车旁。

霍澄一把抱住了他,狠狠地拍了几下,不舍道:“知行啊,你回去了,可得帮我问我阿翁和逐月一声好,还有书院里的那些人,许久不见我还怪想他们的……”

赵知行别扭地扯开了他的手:“这么想他们,怎么不自己回去,反正你也没事干。”

霍澄道:“你回晋州也待不了多久啊,我这样来回跑像话吗?虽然以前总惹你生气,但你走了,我也会想你的……”

赵知行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行了行了,你送的东西都装快把我马车装满了,我暂时还忘不了你。”

“那你可得加把劲,争取考回京城来啊,我还在这等你的。”

“就你话多。”

陆居澜拍了拍赵知行的肩膀,郑重道:“很遗憾不能参加你的婚礼了,也替我问伯父伯母一声好吧。你自己任上多保重,期待和你再见面的那天。”

赵知行拍了拍他的手:“会的,你也多保重,我二弟就暂时交给你照顾了。”

慕怀清道:“我哪里还用得着你托人照顾……”

赵知行犹不死心地问了一句:“你真不和我一起回去?”

慕怀清摇头,面带歉意道:“正好也留京,就不回去了。该和爹说的话我都写在信上了,大哥一路保重。”

赵知行点点头:“那我这便走了。”

他登上马车,最后回望了三人了一眼。车帘落下,仆从驾着马车远去了,官道上来来往往的烟尘,最后淹没了故人的身影。

霍澄失落地叹了口气。

陆居澜对慕怀清道:“走吧,我送你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