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山河故里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罢,陆居澜又对霍澄道:“明澈,我还没去过无晦新租的房子,想顺便去看看,你就先回去吧。”

霍澄隐隐觉得陆居澜有点怪,又说不上来哪里怪,挠挠头道:“好吧。”

街巷热闹,霍澄离开后,两人很是沉默地走了一段路。

“你支走明澈,是有什么话吗?”慕怀清偏头看他。

“只是……很久没和你好好说过话了。”

“还在想殿试的事?”

陆居澜愣了一下,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慕怀清笑道:“分明是状元,还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陆居澜沉默片刻:“我一直不敢问你。我都拿了一甲,你分明该有更好的名次。”

“都一样的。”

陆居澜很仔细地端详着她:“我担心你。”

慕怀清的心因为这句话漏跳了一拍:“我?我有什么可担心……”

陆居澜目光深沉,未曾从她脸上移开半分:“我知道,你想做官,不会在意那些虚名,可是身处漩涡之中,谁都有身不由己的那天。我纵然不喜我父亲,但他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在官场上,踏错半步都能叫人永无翻身之地。我最近脑子里总想这些事,又不知道该如何与你说,纵然担忧,却无能为力……”

或许是他的目光太过炙热,慕怀清垂首没敢看他,盯着自己鞋尖,似是而非说:“进退两难,人生何处又不是漩涡?对我来说,都一样的。与其就这样淹没在世俗里,我还是喜欢现在这条路。”

陆居澜心脏抽痛了一下,他下意识想伸手去摸她的头,手伸出一半,顿住了,又默默收回来。

“我知道了。”他笑了笑,说:“不管怎样,你选的路,我陪你走下去就是了。”

慕怀清眼眸酸涩:“人总是要分别的,你又能和我一起走多远……”

“书院的时候不是说过吗?人生的路有多长,就和你走多远。”

“你真是叫人牙酸。”慕怀清加快了脚步。

陆居澜看见她耳后有点可疑的红晕,脑子嗡的一声响,自己也微红了脸,原地顿了一下,连忙追上去:“我怎么牙酸,你不也老说些叫人牙酸的话。”

“那不一样……”

“你怎么知道不一样?”

慕怀清低着头,没看见陆居澜眼中波涛汹涌的色彩。

-

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勘典籍、文书编纂等文字工作,正九品的小官,却是接近中枢要职的清贵职务。

慕怀清今天第一天上任,仔仔细细穿戴好官服,带着告身去吏部登记到任后,就去秘书省衙署报道了。

现今的秘书省,秘书监一职空缺,最高长官是秘书少监孙有道,慕怀清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拜见这位长官,向他提交写有个人信息的参状。

衙署分布极大,她在书吏的带领下来到崇文院,秘书省的高层长官都在此处办公。

“下官慕怀清,拜见孙公少监。”来到正厅,慕怀清恭敬行了一礼,递上参状。

老者有些瘦弱,总爱皱眉,显得面相威严。他接过参状看了看,目光打量慕怀清:“前段时间传得风风沸沸扬扬的那首词作是你写的?‘十万星火照人间,何必知我名讳’,你口气倒是不小。”

“让孙少监见笑了。”

“写得不错,人也该要有这个气势才好。”

“是。谨遵少监教诲。”

孙有道放下参状道:“行了,我这里没什么问题了。你去秘阁祭拜孔圣吧,正好有另一个校书郎到任,张著作带着他刚去了那。”

秘阁就是藏书阁,是秘书省重地。慕怀清行礼告退,拜见过崇文院其他几位长官后去了秘阁。在那里,她见到了一位老熟人。

跨过门槛,她看着阁内正在祭拜的人,惊讶道:“夏兄?”

夏景明回身,惊喜道:“慕兄也来此上任吗?实在是太有缘了!”

慕怀清点点头,见夏景明身旁还有位年长一些的男子,想必就是孙少监口中的张著作了,于是向那人行礼道:“在下慕无晦,第一天到任校书郎,见过张著作。”

张勤笑道:“贤契客气了。”

祭过孔圣,张勤一人给拿了一本《校书郎职事录》,领着两个人去了崇文院旁边的校书厅。

秘书省的内官加上无品级的书吏,一共二十多个人。校书郎平时就在校书厅办公,不算今天新到任的两个,原有三人。

张勤向那三人介绍道:“这两位就是今天新到任的校书郎了。”

又对其中一位资历最深的校书郎说:“杨校书,你领着他们试校一卷吧。”

杨校书应声答是,张勤点点头离开了。

慕怀清和夏景明对三位校书郎行礼做了个自我介绍,客套几句后彼此都了解姓名了。

杨海生年纪最长,留了点胡须,王德佑面颊削瘦,长得最高,蒋明亮最年轻,爱笑。

杨海生拿出几本待校典籍对新来的两人道:“你们今日试校一卷吧,就从这几本书里选,校好后送去给少监看看。”

两人领命,各自选了一本书,在杨海生简要指点几句后,就开始了试校任务。两人都是有多年学问的新科进士,试校对他们来说不算难。孙少监后来看过,用朱笔批注了试校的几处要点,又嘱咐了一番,两人的校书郎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蒋明亮道:“我就说他们两个没问题吧,过了少监那关,可算正式上任了。今晚去‘十里春风’怎么样?庆祝两位新同僚上任。听说那边新出了一首极好的曲,很多人都争着填呢。”

王德佑耸耸肩:“我没意见。”

杨海生笑问两人:“怎么样?散衙后聚聚?”

慕怀清回道:“多谢诸位好意,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夏景明面色有些不自在:“‘十里春风’我倒是听说过,是个好地方。”

蒋明亮赞道:“夏兄眼光不错。”

正值初夏,昼长夜短,衙署都到申时末散衙。将勘校书籍整理放回书格后,几人在画卯簿上签退,往十里春风去了。

十里春风馆面极阔,富丽堂皇,馆内竟还设有假山流水,水声潺潺,雾气缥缈,恍若仙境。

慕怀清来不及惊叹,就见一女子笑盈盈走上前招待:“几位爷,今天带新人来了?看着面生啊。”

杨海生笑道:“这可是今年的新科进士。”

“呦,”女子惊讶一声,打量着慕怀清二人,“可真是一表人才啊。最近这段时间,这里可招待了不少新科进士,两位爷第一次来吧?那可是来对地方了。”

到这里,慕怀清才发觉不对劲,原以为只是简单的聚餐,没想到是勾栏之地。

王德佑道:“还是老位置罢。今晚是谁的曲?”

女子领着几人去大厅一角,回道:“秋莺的。”

“秋莺的琵琶可是这里最好的,”蒋明亮高兴地对两人道,“今晚你们可有耳福了。”

慕怀清下意识蹙眉,没答话。

几人在大厅一角落座,正对中央高台,等菜期间先喝起了酒。

杨海生给众人斟酒,问道:“我还不知道你们是哪里人呢。”

“多谢杨校书,”夏景明起身接了酒,坐回去道,“我是从并州来的。”

“并州可偏远得很啊。”

“谁说不是呢,到京城来可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杨海生斟酒到慕怀清这里,问慕怀清道:“无晦你呢?”

慕怀清起身谢过,回道:“我是晋州人氏。”

“晋州?”杨海生思索片刻,问道:“是不是崇临书院所在的那个晋州?”

慕怀清点头:“正是。”

蒋明亮激动道:“那你去过崇临书院吗?见过晚渔先生吗?是不是和传闻里一样严肃古板?”

慕怀清道:“在下不才,正是崇临书院的学生。晚渔先生是很有学问的人,看起来严肃,其实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夏景明惊讶道:“原来慕兄是崇临书院的学生!”

其他人对崇临书院不免有些好奇,又追问了一些书院的事。聊了一会菜端上来了,刚吃一口,就见高台帷幕升起,一道聘聘婷婷的身影抱着琵琶走上台来。

“是秋莺娘子,可真漂亮啊!”

“听说秋莺娘子今日有首新作的曲,不知道会配什么词?”

“秋莺娘子可是个女魁首,词都是自己填的。”

“这么有才,怎么不见哪个贵人养下来?”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不过是个妓,来这里不也能玩?何必呢?”

满堂欢笑声,慕怀清却觉得无比刺耳。

高台上的女子一身红衣,如天边云霞灿烂,她抱着琵琶微微一鞠躬,坐下,拨弦,乐声轻轻地流淌出来。

哀婉而苍凉,仿佛得见天地辽阔,阔极,反觉自身渺小,犹如一根杂草,一粒沙尘。

女子启唇,和着乐声唱了起来:

“孤坟三尺碑,生平坟草窥。

琵琶作骨弦作筋,唱断旧人不归。

来者继来路,去若东逝水。

十万磷火荡人间,问谁知我名讳……”

曲终,全场静得落针可闻。任谁也听出来了,这是化了慕无晦的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