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长姐 > 第181章 海货奇(下)

第181章 海货奇(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芽看春苗在那里振振有词,忍住头疼教育她。

“你什么你,我早在问你愿不愿意嫁人的时候就说了,嫁了人就要好好跟人家过日子,不能总是你的我的。”春芽叹了口气:“妹夫是个秀才,肯学下厨做给你吃就是心疼你呢,他还能出去摆摊不成?再说,就这点东西,炖个汤,有什么好保密的,吃过两回做过饭的都能做出来。就算是什么精贵的方子,妹夫有这个心,我就感念他的好,愿意教。妹夫又没要你学也不说要你上灶台,你说你这是什么样子?人心是越捂越暖,你这是在伤人心呢!”

春苗听着春芽讲道理,偷偷端起碗喝了一口汤:“哇,好喝。”看着春芽沉下来的脸连忙放下碗:“阿姐,我知道了,我就是看到他拿十个金元惊呆了,他说他没有钱了。”

“胡闹,你们家你和你师姐都不管家里,妹夫不要买米买面的,怎么能手里一个钱也没有?我在家里这样教你们的?”春芽严肃道:“你是要和妹夫一起过一辈子的,这样算着防着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不如不要一起过了。”

“大姐。”春苗摸了衣角站了起来。

“咚咚咚”门口传来敲门声,林玉树带着姐姐站在门口。“大姐,我能进来吗?”春芽连忙把林家姐弟放进来。

“这是玉树刚刚去前院拿了下个月的租金,不是故意瞒着春苗的。”林师姐一进来就解释说,林玉树看着春苗连连点头。春芽叹了口气对玉树说道:“春苗被我惯坏了口无遮拦的,你别往心里去。”说着拉着林师姐:“我和你们大姐说会话,你们两个出去吧。”春苗看了一眼春芽拉着玉树出去了,春芽冲着出去的春苗做了口型“好好说话。”

“亲家大姐坐,尝尝我新做的汤。”春芽盛了一碗汤。

“大姐,”林师姐接过了汤喝了一口,不知道本来想说什么,她三口两口吃完了说:“真好吃,怪不得玉树要跟你买方子。”

“净胡说,”春芽给这两姐弟的反应弄笑了:“你别听春苗胡说。春苗这是才嫁人,一时脑子还转不过来弯来,玉树要学,回头我就教他。”

“哎,这哪行?”林师姐也不知道春芽是怎么做得这么好吃,却是知道春芽是靠这门手艺养活了弟妹。

“玉树愿意学,我高兴着呢。”春芽阻止林师姐:“别说你们不是出去摆摊做生意,就算哪一天需要去外面摆摊卖吃食养活家人,我也愿意玉树有两个养家的手艺,而不是等着你和春苗熬着眼睛绣花。再说了,春苗嘴巴有点挑,嫁得这样远,能吃得合口点,我也放心。”春芽在一边坐下:“只是春苗咋咋呼呼的,这过日子就得两个人有商有量着来,这次是她做得不妥。”

“大姐,不瞒你说,我们俩姐弟日子也是糊里糊涂地过着,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如今春苗管家,我们姐弟都觉得轻松了呢。”林师姐按住春芽,“我知道我说了你不信,我们姐弟手头真不缺钱。这钱啊人在的时候花了享受了就好,人不在守着多少财都是空的。我爹娘攒下偌大家产,除了这个房子和族里几亩地,其他真没落到咱们姐弟手里。”

春芽不知道中间还有这个缘故,听了忍不住吃惊。

“大姐你没问我怎地不嫁人,我跟大姐你不一样,玉树去了学堂,爹娘留下的这些就够我们姐弟花用了,我去学手艺就是不想族里做主我的亲事,把我卖了。我自己有手艺,哪怕没这个院子没有林家祖传的田亩,我也能活。”林师姐停了一会才继续说道:“玉树不想进学我也由着他,只是要他找个活干,能自己养活自己。都说好男儿不吃分家饭,好女儿不穿嫁时衣,我要我们姐弟任何时候都有活下去的本领,有没有着祖产都一样。人啊,只有靠自己活着才能万事自己拿主意,我就是不想让别人拿我的主意,大姐你放心,玉树不会拿春苗的大,不会压着春苗听他的。我最讨厌女人一嫁了人就什么都要听婆家的,再没有了自己。”

春芽仔细看着眼前的林师姐,白净的面庞,眼神有点冷,眉细额宽,宋大伯娘一开始总是很担心这样的人主意大,不好相处。如今春芽却举得不错,春芽赞同地看着林师姐说道:“我也觉得女人家也要自己立住了,自己拿主意才好。”

“我就知道大姐是明白我的。”林师姐高兴得说道:“别人都说春苗是山旮旯里飞出来的金凤凰。他们不知道你才是真正的凤凰呢。山鸡窝里只会飞出山鸡来,凤凰才能教出凤凰。”

隔日春苗拉了玉树进厨房:“大姐你有什么手艺都教了玉树吧,他说都要学。”

“又胡说,”春芽笑骂了春苗一句,才对着玉树道:“你吃着哪个好,我就教你。”

“才没有呢,”春苗扭头:“大姐包得韭菜馅的饺子特别好吃,别处我就没吃过那个味。反正我大姐做的特别好吃。我大姐做的包子也特别好吃,哪里都比不上。”

“大姐你教我呗,我也特别喜欢吃。”林玉树对着春芽真诚地说道。

接下来春芽一边试菜,一边叫玉树:“这韭菜啊,冬春特别鲜,不需要其他东西抢味,一把半斤韭菜配两个鸡蛋就好了,再加一两肥猪肉。夏天的韭菜长得快,味道没那么足就要多加一个鸡蛋。如果放猪肉的话,三两瘦肉要配一两肥肉,调味的话盐就好了,有椒盐更好,你知道椒盐吗?就是花椒,我看你家用的是上好的青盐,明天我教你炒椒盐,花椒和盐一起炒香了,再把花椒磨成粉,磨得越细越好。”

玉树一边记一边吸溜口水:“大姐,我们明天包饺子吃吧。”

春芽好笑地看着这个小吃货说:“好,明天我们包饺子,刚好你可以试试不同调味的差别,这里有新买的虾米,加进去会更好吃。你多买点肉回来,再包点馄饨出来配紫菜汤。”

第二天玉树特定请了假去买了韭菜猪肉回来回来,春芽从和面开始教他。

“这饺子皮很多人都是水加了面揉匀了擀平了就好,这样没什么不对,只是饺子皮不嫩滑不劲道。”春芽拿了一块老面疙瘩做面引子,揉了三种面出来。

“你看这个面和水,水少了面容易硬,要多放一点水,揉好了也要盖上盖子醒一会,等面通一通。”春芽将第一个面盆放到一边。

“通一通?”玉树拿了笔站在一边问“通什么?”

“通什么?唔——”春芽被问住了,好一会她才说,“这面和水要通一通,你想一盆水浇到地面上,不会立刻就没了,总要过一会才能渗进去不是。”

“哦。”玉树挠挠头,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这盆面,你看我加了老面,这样一会面就会发一点起来,这样的面更软,擀起饺子皮来不容易破。这老面发的时间不能太长,现在天气热,待会要最先用这一盆面。”春芽将第二个面盆放下来。

“这个也要放着通一通,通的时间要短一点。”玉树突然福至心灵说了句。

“对!”春芽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又拿出来一个盆,里面放上同样的面,只是少了许多水,老面引子依然要,还打了一个鸡蛋进去:“这里面放了一个鸡蛋,水就要少一点。”

“少多少?”玉树捏着笔问道。

“唔,你就少鸡蛋大的水吧。”春芽自己试菜的时候虽然也会对比着不同的数量来,但是这样连米面水都精细到具体数量的事还真没有,揉面这件事做得多了手感上来,只要一模就知道是水多了还是面多了。

“这个面里面加了鸡蛋,饺子皮会又嫩又滑又劲道,还不容易破。馄饨皮也要这样做,等会你吃了就知道了。”

春芽调了四种陷,最基础的半斤韭菜两个鸡蛋馅,韭菜三个鸡蛋又加了一两肥猪肉,韭菜鸡蛋加四两猪肉,最后韭菜鸡蛋猪肉又加了一把虾米剁碎了。

三种饺子皮配了四种馅,包出十多种不同的饺子上来,林子肚皮小,一种吃一个就能吃饱了。她眼睛尖,专挑饺子皮稍微发黄的吃,那是加了鸡蛋的面皮。

一开始大家还说每种都好吃,慢慢地玉树发现加了鸡蛋和面的饺子最先吃完了,这种饺子皮特别柔软,皮也最薄。放了猪肉虾米的饺子最先光了盘,谁都说这盘饺子最有味。

一顿饭下来,饺子差不多吃完了,最后剩下半盘韭菜鸡蛋馅的白面饺子。玉树揉着肚子说:“我吃出不同来啦。”,四春又夹了一个饺子咬开了看一眼说:“这个没放肉,肯定是放肉的好吃。”

吃完晌午饭,玉树拿了笔记再三跟春芽确认数量,春芽看他认真的模样干脆教他炒椒盐。一斤青盐四到八个花椒:“你可以自己试试差别,喜欢花椒味多放两个,不喜欢少放两个。做肉用花椒多的盐,炒青菜可以少一点。盐热了就行,再炒花椒就会发苦,一开始火候掌握不好,宁愿少炒一会。关了火花椒和盐放锅里闷一会,等放凉了把花椒拿出来捣碎。”春芽拿出捣蒜的盅和杵把花椒细细地磨碎了和盐搅匀了:“花椒盐会更香一点。”春芽用花椒盐调了肉馅,包了小馄饨:“包饺子馄饨五花肉最好,没有五花肉后臀肉也行。”

碗里放着春芽烤好撕碎的紫菜虾米,一瓢开水浇上去再捞起锅里刚煮开的小馄饨,再滴上两滴麻油:“你来试试这个馄饨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