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长姐 > 第187章 建库房(下)

第187章 建库房(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怎么会叫小花?”春芽看着张小花,比她离开的时候黑了也瘦了,面庞被晒得通红,显然是刚从后院锄草回来的。

“我啊,我娘说我出生的时候,大哥回来,手里刚好掐了一朵小花,我就叫这个名字了。”张小花笑笑,“我上面有两个哥哥呢。”

“小草为什么叫小草啊?”林子躺倒在竹床上,摊着胳膊和腿,听春芽和张小花说话,“她怎么没叫招弟来弟呢?”

“我娘,啊我婆婆说叫‘小草好养活’。小草生下来跟猫崽子似的,只有三斤多。”张小花想起了往事,伸手抹了一把眼泪。

“阿姐,我生下来多重?”林子突然问道。

春芽站起来对着林子说道:“走吧,看看你小侄女去。”

“大姐,我,我也要给侄女东西吗?”木头突然问道,这些天,他知道大哥二哥他们都有给小侄女东西,有布料也有吃食。

“你去拿一个银元来,林子你也去。”春芽想了一下说道。

赵三妮还是住在西厢产房里,门半掩着,窗子关着,春芽走进去就闻到血腥气夹杂着汗臭味,还有一股子尿骚味和说不清什么的味道混杂在一起,林子走进去半步就退了出来,看着春芽的背影又苦着脸跟着走了进去。

“大姐你来了。”赵三妮白胖了许多,汗湿的头发粘在额头上。

“嗯,我看看孩子。”春芽说着掏出一对银镯子。新生儿包在黑色的襁褓里,正如木头说着,头发乌黑油亮,面庞圆润白净,一双眼睛水汪汪的和她娘一模一样,长长的眼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忽闪忽闪的。春芽一下子看住了,她现在相信木头说的“再没有见过这样好看的小娃娃”了。

赵三妮看到春芽回来带给新生儿的一双银镯子不住嘴道谢:“招弟谢谢大姑姑,将来长大了像大姑姑一样能干,照顾弟妹啊。”

春芽抱着孩子,转头看向柱子:“招弟是怎么回事?”

“大姐,招弟就是个小名。”柱子媳妇连忙解释:“我没给柱子生个儿子,对不住宋家。给招弟起个小名带子呢。柱子说了,大名等大姐回来取,我们就是混嘴叫着。”

赵三婶子的眼睛陷在小婴儿胖乎乎手腕上亮铮铮的银镯子上拔不出来,恨不得立刻伸手摸摸用牙咬咬这圆润的镯子是不是实心的。

“我们村叫招弟来弟的女娃多着呢,肯定很快就能给爹娘带了儿子来。”赵三婶子热切地说道:“大姑姐真是大方,这生了女儿给银镯子,回头三妮再生一个儿子,岂不是要给一对金镯子。”

春芽抱着孩子,撇了赵三婶子一眼,赵三婶子脸盘子和赵三妮有点像,只是皮肤松垮的厉害,眼皮子也耷拉了下来,像老了好几十岁的赵三妮。春芽看着这几乎一个模子出来的祖孙三代说道:“我们宋家男孩女孩一个排行,没有女娃招弟弟的,也没有男娃引妹妹的,不要把你们赵家那一套拿到我们宋家来。”

赵三婶子撇撇嘴,心里不自在地想:“也就你们家这么孤拐,女孩子也占了一份家产。我就不信这生了女娃还能跟生儿子一样的。绕世界打听打听去,哪家不想生儿子。多少人想生儿子生不到,这日子跟黄连熬出来的水似的,苦着呢。”赵三婶子的脸从不以为然到感怀身世,肉眼可见地伤感起来,她不敢驳斥春芽的话。女婿这个姐姐不好说话,进来这么久不是皱着眉头就是冷着脸,看到外孙女连笑一下也没有,还说什么男孩女孩一个样,这世上男人女人哪能一个样呢?我要是生了儿子,赵三婶子伸手捂住了胸口,她抓住自己胸口的衣服,呼吸急促起来,她要是能生个儿子······

春芽不管赵三婶子脸色如何变幻,柱子媳妇如何羞愧,她直接问柱子:“你给孩子取得什么名?”

“还没取名呢,我跟大伯说等大姐回来取,”柱子挠挠头:“大姐你给取个名字吧。”

春芽放下孩子,站了起来又掏出一对银镯子和一串月亮石手串:“这是春苗和春花给孩子的,你们好好收着,以后给孩子当嫁妆。”

林子连忙放下一个银元说道:“这是我给孩子的。”

木头紧跟着放下一个银元说道:“这是我给孩子的。”

春芽走到院子里,看着柱子院里还有林子之前种下的花:“孩子是五月生的,小名就叫如意吧。她这一辈是青字辈,青字辈第一个女孩儿,大名叫青青吧。”春芽说完就带着木头林子走了。

“乖乖,这么多东西啊。”赵三婶子粗糙的手在春芽带过来的布料糕点上滑过:“这些都是府城带回来的好东西吧,我这辈子就没看见过。”赵三婶子扯过一匹细棉布:“这料子真软啊,是丝的吗?值不少钱吧,女婿你大姐真有钱。”

柱子媳妇收起婴儿怀里的镯子,又把婴儿手上套着的一对银镯子解了下来在手里垫一垫忍不住看向柱子:“柱子哥,这两对镯子是不是不一样?”

柱子伸手接过来,比了比大小又垫了垫,抬起春芽给孩子套在手上的那对说:“这对要大一点。”

“都是实心的?”赵三婶子问道,看柱子点了头才道:“可要好好收起来,别给孩子带了。回头丢了可没地方哭去。”说着拿过两对镯子:“大一点的是大姐的?这是小姑姐讲礼之处,敬着大姐呢。”

“可是,春苗手艺好,”赵三妮咬着唇,还是忍不住说道:“妹妹学艺几年,家里全是柱子哥劳累。她倒好,在府城安安稳稳学手艺,学会了就嫁人。如今大把金元赚着,给侄女买个镯子还比着大姐来,比大姐小一圈。家里有谁花钱比她多,如今又有谁赚钱比她多。”

赵三婶子听了女儿的话叹了口气:“女孩子嫁了人就一心向着夫家过日子了,哪里有几个还惦记着家里的弟弟妹妹。”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女婿的脸色连忙说道:“我不是说你,我们赵家的女孩儿都是好孩子。女婿你也是好女婿,家里都记得你们的好。”

柱子想请春芽给孩子操持满月酒,春芽拒绝了让柱子自己办,赵三婶子念叨着:“还说男娃女娃一个排行,如果是个儿子我就不信不办满月酒。”柱子心里如何想不得知,赵三婶子在女儿满月之后带着柱子给的布料点心回前山村去了。

春芽回到家看到满屋子的粮食不由地头疼粮库的问题,回来思量了几日还是把右侧扩建了一个小院子。当初盖房子为了不遮挡主屋的光线,西厢与主屋之间留下了一个通道,春芽站在通道那里想了很久从通道往前加盖了三间青砖瓦房,这一次是正正经经高大又结实的砖瓦房子。

新房子盖好了,足比村子里其他房子高了一个屋顶出来,是全村最新最好的房子。新房子门檐下盖了长廊一直连到春芽旧屋的西厢。新房子盖好之后春芽又在新屋西侧盖上了三间大小一样的厢房,厢房南墙就是二春屋后那条通往山里去的小路,沿着小路砌起了院墙,一直连到春芽平方这里,院墙下半截是砖墙,上半截砌出了不同形状的花窗,新院子没有东厢也没有厨房。春芽院子原本的木栅栏拆掉了,如今两座房子由院墙连到了一处,和靠山村的民房完全不一样,更像早些年春芽去沈家见过的山庄了。

新房子是从县城请了人来盖的,地基也打得特别厚实,新房格局和春芽旧宅一样,厅堂前后开门,从主屋就可以走到后院去。东西两屋都是春芽旧屋那种一明一暗的格局,明里是小厅,暗里是卧房。

西厢三间大小一致的房子只留了很小的窗子,这是春芽盖来做库房用的,进到厢房里会发现地面比门槛还要高出来两寸,地面上铺着厚厚的青石板。新房子盖好了,二春每天过来给每个屋内刷石灰水,刷足有一个月。

盖了新房子还不够,春芽在新屋后面隔了几丈远靠近藕塘的地方又盖了一排两丈高的土胚房,里面如同砌炕一般,全部砌了膝盖高的土墙,下面留着火道。春芽一回来就大兴土木,盖新院子,宋大伯忍着没说话,盖新院墙,宋大伯每天都来问花了多少砖头多少瓦,等到春芽又盖了一排半截高的房子,宋大伯终于忍不住找到春芽:“宋大姑娘,宋大姑奶奶,我知道你手头有钱,可是你盖了这许多的房子住也住不下,用也用不到,芽妮儿,你嫌钱多,拿过来大伯给你存着。”

“大伯,这是我的暖房,明年有十亩地要育苗呢。”春芽知道宋大伯担心她。

“春苗嫁妆田也种二茬稻?”宋大伯以为春芽手里有那么多地,不会在乎二茬稻多出来那一成收成了。

“嗯,头茬稻给春苗算钱,二茬稻就是我的了。”春芽点点头。

“你会不会太累了?”十亩地的秧苗,怪不得春芽要盖这么一排苗房。

“还好。”春芽想,家里有张小花,分担了自己一大半的活计去。

宋四婶再次下乡避暑,春芽搬了暖居宴,带着林子搬去了新屋。

后来柱子还是找过春芽几次,春芽只说让他把家里顾好,没有活给他干,也不再让柱子从她那里拿了吃食回去。倒是柱子媳妇会来事,借着去地里干活的由头经常把孩子留给春芽,春芽看着孩子咿咿呀呀地叫唤着,三次里面总有一次留下了孩子,两家这才算正常走动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