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长姐 > 第175章 新生儿(下)

第175章 新生儿(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阿奶说要叫大儿媳妇过来,好叫赵三妮要生一个像赵光宗那样的儿子,赵三妮听了这话连忙看向柱子,柱子坐在一边说:“我们宋家人是不许赌钱的,三妮儿生什么都好,就是不能生一个像光宗的来。”

赵阿奶被柱子顶得噎住了,好半晌她才说:“柱子啊,光宗如今已经不赌钱了。光宗又聪明又机灵,不知道有多好呢,三妮你说是吧?”

赵三妮低了头不说话,赵三婶子端了荷包蛋过来,柱子站起来接过碗递给赵三妮,赵三婶子静静地站在一边,柱子又站起来让了座椅给赵三婶子:“娘,你来这里坐。”

赵阿奶看了一眼柱子又看了一眼赵三婶子:“罢了,你就在这里吧,三妮比你命好,肯定能生个儿子。”

赵三婶子听了这话才坐下来。

吃了晌午饭,赵三妮阵痛不明显了,坐着跟亲娘和赵阿奶说话:“阿奶,让娘留下给我坐月子吧,家里没人,不能叫柱子照顾月婆子。”

“我留下,你娘要回去割麦子。”赵阿奶瞪着赵三妮:“我倒要看看宋家人有什么脸面走到我跟前来。你怎么这么不会过日子,我看米缸里全是百米白面,整日白米白面的吃着?多少家底禁得住?”

赵三妮低下了头,心想:“你不知道宋家人天天吃肉呢。”倒是柱子看不过眼说道:“阿奶,我家的粮食够吃,你在这里也吃白米白面。”

“柱子啊,日子不是这样过的,你看三妮肚子里的孩子眼看着就要生了,多个孩子不是多张嘴的事,”赵阿奶苦口婆心地劝说:“要吃饭要穿衣,长大了还要给他娶媳妇,养孩子啊,辛苦着呢。”

稳婆看着这一家子,婆婆不像婆婆娘不像娘,最后靠一个男人拿主意也觉得稀奇。赵三妮歇了一会又站起来走动几步,就这么混到了掌灯。

稳婆又摸了摸赵三妮的肚子问道:“想尿不?”赵三妮摇摇头。

稳婆又问:“想拉不?”赵三妮点点头又摇摇头。

稳婆回过头看柱子:“没那么快,给产妇弄点好的吃吧,夜里长,不吃顶不住。”

柱子看着赵三婶子说:“娘,下面条吧,再卧两个鸡蛋。”

稳婆看了一眼柱子:“要是有鸡杀一只炖汤吧,生了孩子还要下奶呢。”

赵三婶子刚要转身走又顿住了脚步:“还要炖鸡?”

赵阿奶推了她出去:“你去擀面条,这里我来。”

赵阿奶看着稳婆说:“现在天黑了,明儿再抓鸡。”

稳婆看着这一家子摇摇头坐到了一边休息,这产妇又不是我家的,我再不多嘴。

一直到了半夜赵三妮阵痛才频繁起来,宋大伯熬不住回去睡了。柱子也被赵阿奶劝去睡觉:“谁家女人不生孩子,肚子疼一阵就好了,你一个大男人能管什么事,快回去睡吧。”

赵三妮眼泪汪汪地看着柱子:“柱子哥,柱子哥,我怕。”

“怕什么?”赵阿奶给了她一巴掌:“少说点话,留着力气生孩子。”

第二天红霞漫天时赵三妮生了一个女儿。

“晦气,怎么是个丫头。”赵阿奶叹了口气对赵三妮说:“你也不争气点,生个带把的。宋家大姐还能不把你贡供起来?如今生个丫头,你阿奶我都没底气替你张嘴。”

赵三婶子煮了粥端给女儿吃:“来,这是白米粥,当年娘坐月子都吃不到的好东西。”赵三婶子觑着赵阿奶出去才说道:“快吃,养好身体才能再生。”赵三婶子只生了两个女儿,月子没坐好,两个女儿隔了七八年不说,生了二女儿之后一直没有开怀。

“娘,柱子呢?”赵三妮撇开头,盯着墙面问道。

“稳婆抱了女孩儿给他看,我看女婿挺高兴的,还学着抱孩子呢。”赵三婶子探出半个身子看了一眼堂屋又退回来扶着赵三妮做起来,端起碗递过去。

“娘,我想你留下照顾我月子。”赵三妮一边拿勺子舀了粥喝一边看着门外说道。

“家里活多呢,你阿奶不会同意的。”赵三婶子摇摇头,“我看你吃得好,穿得也好,女婿待你也好就放心了。”

“我让柱子说,”赵三妮端着碗:“娘,我怕阿奶。”

“那你让女婿去说,我可不敢不听你阿奶的。”赵三婶子脸上泛着奇异的红晕,“三妮儿,你这个女婿是第一个敢不听阿奶话的人。”

“娘,你叫柱子哥进来。”赵三妮放下碗说道。

“那个不成,这是产房,男人可不能进来,要沾惹晦气的。”赵三婶子连忙摇头又摆手,她看了一眼赵三妮苍白的脸,满脸心疼地说道:“闺女啊,女婿待你好,你也要待女婿好,这男人沾染了产房的晦气要不行的,你还要生儿子呢,就忍这一个月啊。”

“娘,那你去跟柱子说,我要你照看月子。”

“我可不敢,你阿奶看着呢。”

“那怎么办?”赵三妮眼泪急了出来。

“三妮儿,别哭,快别哭,你这日子多好啊,怎么还哭上了呢,我去说,我去给女婿说,你别哭,快点养好身子生儿子。”赵三婶子又佝偻着身子出去了。

“一个女娃娃,有什么好看的。”赵阿奶不明白柱子怎么抱着女孩儿看了那么久。她对着柱子说道:“柱子啊,娃儿要吃奶了。”

“哎,好好,我这就送过去。”柱子抱着孩子走出来。

“你可不能进产房,孩子给我吧。”赵阿奶抱过孩子送进了产房,“快点,给孩子吃奶,这奶水不吸不下来。”

宋大伯听说生了个女儿,羡慕地说:“怎么我们家就没一个女娃呢。”他又嘱托大春媳妇杀一只鸡过去,“别忘了叫柱子给稳婆钱,那个没脑子的。”

大春媳妇拿了一只杀好的鸡来交给赵三婶子:“亲家婶子,这个给柱子媳妇炖汤。您是她亲娘,做得肯定合她的口味。”

大春媳妇教柱子拿了钱给稳婆,又让大春架了牛车送稳婆回去。

木头听说嫂子生了,拿出春芽早就准备好的两包红糖送了过去。小侄女红通通的,一看就是个漂亮的娃娃。

也不知道柱子怎么说的,赵阿奶三朝之后回去了,赵三婶子留下来照顾月婆子。柱子终于可以进产房看望赵三妮了。

“三妮,你还要在这里住多久?”柱子抱着女儿看着简陋的厢房,这间厢房自从桂枝生产后就没再住过人,里面阴森森的。

“阿娘说,要出了月子才能搬回去。”赵三妮红着眼圈说道,“柱子哥,我没能给你生个儿子。”

“那有什么,女儿我也一样喜欢。”柱子挨着赵三妮床边坐下:“你看咱们女儿,长得跟你一模一样,长大了肯定是个跟你一样漂亮的姑娘。”

“你喜欢?”赵三妮盯着柱子的脸。

“喜欢!”柱子抱着女儿点点头,“女儿这样好看,长大了还能像春苗一样绣花,我喜欢。”

赵三妮听他这样说也高兴地说道:“是,咱们也送女儿学绣花去。”

大春媳妇送来的鸡赵三婶子砍了一半炖了,柱子喝了一口鸡汤把剩下的半只鸡拎给了大春媳妇。

“大嫂,麻烦你帮我炖一下,”柱子说道:“岳母没有炖过鸡,三妮还等着鸡汤下奶,麻烦大嫂了。”

赵三婶子看着柱子把特意留下的半只鸡拎走,急得跟闺女说:“女婿这是怎么了?你不吃点好的怎么养得好身子。”

赵三妮知道柱子是嫌弃亲娘做的鸡汤:“娘,你下点面条我吃了。”

“哎,你多喝点鸡汤,鸡肉我留起来给女婿吃。”赵三婶子说道。

“娘,那鸡肉我们吃了吧。”赵三妮说道。

“啊,这怎么行?”赵三婶子说着。

等大春媳妇炖了鸡汤送过来,赵三婶子惊讶地瞪着眼睛:“乖乖,怎么这么香?”喝了一口鸡汤说道:“怪不得女婿不吃我做的呢。”赵三婶子自己炖的鸡最后还是她自己吃了,赵三婶子一边吃一边吐骨头,几十年了,她可没像现在这样吃过独食,半只鸡呢。

“娘,大姐做得更好吃呢。”赵三妮吃着鸡腿说道。

“还要更好吃?”赵三婶子吃了一块鸡肉:“那得多好吃啊。我想起来了,光宗回去说过在你家里吃过烤鸭,说和城里林记小炒一个味道。”

“林记小炒用的就是大姐的方子,”赵三妮说道:“大姐是宋盐菜的大师傅,一年好几十个银元的工钱呢。”

“几十个银元!那你们为什么要分家?”赵三婶子奇道:“这女人赚的钱不留在家里,她自己抓着?”

“不知道呢,我嫁过来之前就分家了。”赵三妮低垂着眼睛说道。

“分了家也好,”赵三婶子叹道:“我们家没有分家,所有钱都在你阿奶手里抓着,粮食也是,你妹妹吃口干的都没有。瞧瞧如今你过的日子,吃的是白米白面,穿得是好衣好衫,家里哪个姐妹有你日子过得好。怪不得女婿家里出得起十个金元的聘礼呢,你大姐她们可都不如你。你可要好好跟女婿过日子,养好身子,早点生个儿子。”

“嗯,娘,我知道。”

“照顾你月子,我都跟着吃胖了。”赵三婶子摸着脸说道:“你养好身体,抓紧时间生个儿子。你看你阿奶什么都抓着,就是给光宗留着呢。我看大丫头就叫‘招弟’带来个弟弟才好?”

“这个再说吧,”赵三妮烦躁地说:“柱子个下一辈是青字排呢。”

“哪有女孩跟着儿子排的?我看‘招弟’‘来弟’兆头都是好的。”

“柱子大姐就跟着柱子排呢,宋家不分男女一个排行。”

“这样啊,那你让女婿取个大名就是了,小名叫招弟一样管用的。我啊,特别后悔没给你们姐妹俩起这个名。你们姐妹俩要是一个叫招弟一个叫来弟,说不得我也能生个儿子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