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64章 议封印事

第64章 议封印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弱妇孺,无人照料,生活陷入绝境。一时间,哭声、骂声充斥着村庄与城镇。百姓们对这些官员恨之入骨,可又无可奈何。

如此一来,本是为了积攒功德、造福苍生的诏令,却因这些官员的恶行,致使天灾未到人祸先至。

原本就饱受天灾威胁的民间,如今更是哀鸿遍野。

田野里,庄稼因无人耕种而荒芜。道路上,随处可见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百姓。民生凋敝,一片衰败之象。

上卿傅说肩负着监察各地政务的重任,带着一众属下,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巡查。

每到一处,傅说都不会提前通知当地官员,而是直接深入市井街巷、田间地头,与百姓面对面交流。

在一处偏远的郡县,傅说看到一群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正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他上前询问,一位老者哭诉道:“大人,我们本就穷苦,如今县里的老爷借着兴办工程之名,强征我们去做工,家中田地无人耕种,粮食也被克扣,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傅说闻言,眉头紧锁,当即决定去县衙一探究竟。

来到县衙,那县令听闻上卿到访,吓得脸色惨白,匆忙出来迎接。

傅说冷冷地看着他,质问道:“本县百姓疾苦,你身为县令,为何不管不顾,反而大肆强征劳役?”

县令吓得扑通一声跪地,结结巴巴地辩解,徭役本来就是这样。

傅说根本不听,言道从来如此难道就对?下令属下彻查账目,果然发现诸多贪污腐败的证据。

在另一个地方,傅说看到一处水利工程热火朝天,百姓们干劲十足。

他走近询问,百姓们纷纷称赞当地官员:“大人您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县太爷可真是个好官呐!自从接到诏令,他就带着我们一起修水利,不仅给我们工钱,还管饭,如今庄稼有了水灌溉,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傅说听闻,心中甚慰,当即招来这位官员,对他的作为予以高度赞扬。

一地巡查结束后,傅说便将当地官员召集起来,当众宣布奖惩决定。

对于那些贪污腐败、敷衍了事、强迫百姓服劳役的官员,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有几个罪大恶极的,直接革职查办,打入大牢。情节稍轻的,也都被贬官降级,以示惩戒。

而对于那些实心为民、认真执行诏令的官员,傅说则代表人皇进行赏赐,有的加官进爵,有的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

经此一遭,各地官员无不警醒,纷纷改正之前的错误行径。

待到上卿傅说风尘仆仆地返回庙堂,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与疲惫。

见到人皇,他大礼参拜后,起身直言:“大王,此次巡察四方,本以为有罗网在上监察,各地官员定能奉公守法,尽心当政。可现实却令人痛心疾首,懒政、暴政现象仍屡见不鲜。”

人皇听闻,眉头紧蹙。吏治清明与否,直接关乎着江山社稷的兴衰存亡。官员作为朝廷政令的执行者,是连接朝堂与百姓的关键纽带。如今懒政、暴政频出,百姓苦不堪言,这无疑是在动摇王朝的根基。民心,乃是江山永固的根本所在,若百姓对朝廷失去信任,心生怨恨,一旦有风吹草动,便极有可能引发民变,到那时,这辛苦打下的江山,便如危楼一般,随时可能倾塌。

傅说接着道:“有些官员面对诏令,阳奉阴违,根本不把百姓福祉放在心上。依臣之见,往后还需多派遣心腹属下前往各地,明察暗访,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这时,国相闻仲上前一步,拱手进言:“陛下,上卿所言极是。但频繁派人巡查,终究耗费人力物力,且难以持久。臣提议推行流官制,各地郡守县令每隔几年便一轮换。如此一来,官员难以在一地长久经营,或可减少贪腐与暴政滋生。”

傅说微微点头,又无奈叹道:“国相此计虽有可取之处,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乱象,可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便官员轮换,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为官者的心思,到了新地方,依然可能故态复萌。”

闻仲神色凝重,目光中透着思索:“上卿所言甚是,我等虽知晓这些举措难以彻底整顿吏治,却一时也想不出更为有效的办法。这吏治之弊,犹如顽疾,根深蒂固,实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三人陷入沉默,庙堂之上气氛压抑。

人皇靠坐在王座上,目光望向远处,喃喃道:“吏治不清,民心不稳,社稷根基便难以牢固。难道就真的没有彻底整治之法了吗?”

此时,殿外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却未能驱散这满殿的阴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