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七三中文 > 长姐 > 第170章 师姐来(上)

第170章 师姐来(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光宗引着村子里孩子们赌钱的事就这样混了过去,谁也不知道赵三妮是自己回来的还是柱子去接了回来的。宋阿爷和宋大伯专门拿了族规去柱子家,让柱子把三条族规抄了一百遍。

宋家的族规还是早些年定的,一共就三条:一要爱惜粮食;二不得作奸犯科;三不得赌钱。柱子在家里抄了大半个月族规,向宋大伯一再保证不会再让赵光宗来村里赌钱这事才算作罢。

“这个赵家真不是好人家。”宋大伯娘看着柱子送来抄好的族规,想了想,一家送了一份过去,供在家里。

“我们也管不到赵家头上。”大春媳妇劝慰着宋大伯娘,“柱子肯定不会去赌的。”

“我倒不担心这个,我担心柱子被赵家连累了。”宋大伯娘不无焦虑地说道。

“阿娘,我们都看着呢,如今柱子只在村子里,赵光宗不来就没事。”

“但愿吧。”宋大伯娘看着门外的春色:“春天了,这一年头开得不好,你让大春陪着他爹去阿奶坟前拜拜,记得带上柱子一起去。”

春风拂过靠山村,郁郁葱葱的绿色像水墨画一样染绿了山岗田园,一场场春雨带来了漫山遍野的野花,燕子回巢,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息。

春芽和林子这些日子不是在暖房里忙活就是在山地上画圈,一块块田地分了不同用途划出来,这两亩是艾草地,那一亩是枸杞,青麻长得快,要缩减一点,板蓝根要两三年才能有收成,靠着山脚划一块地吧,果树苗有巴掌大了,下个月就能移栽,大蒜要尽快收了,地里野草又冒出头来,要找齐怀仁过来一趟,能收的草药收了,继续长的要重新搭上架子。靠山的斜坡七八亩都种上药材,平常就不需要这么费精神打理了。

药田和菜地之间留出长长的一排空地来,好种果树苗。

张小花在圈好的地方除草,能吃的荠菜马兰头放到一边,无用的野草铺开了晒干一把火烧掉,雨水多就挖个坑埋了。

小草去上村塾了,每天给她娘烧火做了朝食才去村塾,鸡屋里只得几只老母鸡,羊在过年的时候已经烤来吃了。牲口棚里如今只得一头骡子,大黑的狗窝搭在青梅树底下,小黑和点点在草丛里捉蚂蚱。

张小花经过一冬饱饭,脸上长了些肉,人也白净了些,看着像三十出头的妇人。春苗把林子小了的衣服拿出来给小草穿,小草终于不再是刚开始怯生生瘦骨嶙峋的模样,脸颊上有了肉也有了笑模样,眼睛也有了神采。

过了正月春芽看着空荡荡的牲口棚,托宋大伯再去买头产奶的羊奶妈回来:“大伯,要是有鹅苗,也帮我买几只。”

“村里没人养过鹅,你养在哪?听说鹅很凶。”宋大伯疑惑道:“也不知道鹅是不是吃草的。”

“我就养在那些果树底下,再搭个棚子让它们躲雨,”春芽说道:“听说鹅很聪明,能看家。大黑小黑它们看不过来。”

“也好,鸡苗呢?一起买了还是等你伯娘孵?”宋大伯问道。

“等伯娘吧,小公鸡我都要。”春芽想了想:“大伯要不要多养几只鸭子?山脚下可以放。”

“我看看吧,回头你问问济民堂那小子,有没有什么药鸡鸭可以吃的?要不然真不敢多养。”宋大伯说道:“今年藕塘你还挖不挖了?”

“不挖了,四亩地足够了。”春芽说道:“现在水不够呢,我想这山地里还是要打口井,种菜的话挑水挑不过来。”

“行吧,我再替你去问问打井的。”宋大伯记下了这几件事,又问道:“你们粮食够吃吗?我叫大春碾了米,给你装多少?”

“我还是要稻谷,糠也有用处。现在吃高粱米饭,大米熬粥就好了。”春芽答道:“让我大春哥记账。”

“你也别急,我让村长给你留意了,有田先紧着你买。”宋大伯说道。

宋大伯把羊奶妈和五只鹅苗送过来,又是三只公羊,羊奶妈带着一只羊宝宝。春芽后院野草长得快,再多几只羊也养得过来。

鹅苗一开始养在家里,春苗每天拿了煮熟的米粒喂这些小鹅苗。春苗每天看这鹅,看着灰绒绒的小鹅毛慢慢变色,小鹅嘴巴有力得很,横冲直撞,力道大得很,不过十来天的功夫竹笼子就关不住它们了。

“幸好没有一起买鸡苗,这些小鹅又凶又霸道。”桃花盛开的时候,几只小鹅放到了果树下,木头用竹子在柿子树底下搭了半人高的个小棚子,顶上盖了稻草顶,小鹅不用人赶,晚上就知道窝到棚子里睡觉,不管谁进了院子,小鹅就“嘎嘎嘎嘎”地追过去,非要在人身上啄两下不可。

小鹅们要是跑过菜地这边,小黑和点点就会去赶它们,小鹅打不过就跑进藕塘里,留下小黑对着荷塘“汪汪汪汪”的叫唤,这样的争吵三天两头就要发生一会,惹得林子说:“你们是一家的,要和睦相处,知不知道?”

“这鹅可真凶啊,再长大一点,被追着跑的就是小黑和点点了。”张小花站直了身子,看着四处逃跑的小鹅说道。

“还有大黑呢。”林子不在意地说道,“这里养了鹅,只要一有人进来,我们老远就能知道,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鹅看家比狗子还灵呢。”张小花也觉得稀奇,她把拔出来的草抱到旁边空地上,将草根的泥土抖落得更干净些。

“灵什么,这鹅分不清家里人和家外人,还到处拉屎。”林子有些嫌弃地说道。

“你没穿草鞋?”张小花看向林子埋在草地里的脚。

“穿了,还是不行,一脚踩上去,草鞋就不能再穿了。”林子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双草鞋,换下脚上那一双。

张小花看着林子嫌弃的模样,接过林子换下来的草鞋:“我回去给你刷刷就能再穿了。”

林子一把抢过来,扔在了草堆里说道:“别,鞋缝里洗不干净的,待会一起烧了堆肥。”

张小花听了只顺从地说道:“也好,我会编草鞋,待会再给你多编几双新草鞋出来。”

林子听了张小花的话问道:“你会做鞋吗?”

张小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做的鞋哪里有宋娘子做得好看。”

林子摆摆手:“宋娘子宋娘子,每次你们这么说,我都要想一下你们说的是谁。”

张小花好笑地看着林子:“你也是宋小娘子呢。娘子可是大户人家女孩儿的叫法,通靠山村也就你们姐妹几个被人叫着娘子呢。别人还不是大丫二丫三丫的叫着,你怎么还嫌弃不好来?”

“我没有嫌弃,就是你这样叫着我总是不知道叫大姐还是三姐。”林子苦恼地说道:“村子里一开始叫大姐‘宋家大姑娘’,三姐回来去村塾教女红才有人叫她宋娘子的。我一点也不习惯宋娘子是三姐。”

张小花向前走两步,拔起另一块田里的野草,她笑道:“我们都分得清,东家是宋大娘子,绣娘子是宋娘子,你是宋小娘子。”

“哈,幸亏我们只有三姐妹。”林子拿了耙子将张小花丢在身后的野草收拢到一边说道:“又整好一块地,这里要种香瓜。”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在一片暖融融的春光中,一辆青布幔油壁车走进了靠山村慢慢走向村中鲜花最盛的地方。赶车的是一位头戴方巾身着书生袍的白净青年,车停在了春芽家门口,车里下来一位月白袄子青色棉裙的女子,女子看不出年纪,梳着两条辫子,露着光洁的额头和明亮的眼睛。

大黑冲着车汪汪叫着,春苗从窗前探出头来疑惑地说道:“师姐?我刚才好像看到师姐了。”春苗顿了一下摸摸脑袋:“我眼花了?”

春苗揉揉眼睛发现人还在赶忙出来开门:“师姐,真的是你!你怎么来了!快进来,这是玉树弟弟?啊,好久不见了,师姐我好想你啊,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春苗拉着师姐说个不听,木头的车被堵在了门边。木头看到春苗拉着一名不认识的女子激动地说个不停,他矮着身子钻进院子跑去后院把春芽叫了回来。

“大姐,有人来找三姐了,一个姑娘,这么高。”木头一边比划着一边拉着春芽往家里走。

春芽走到东厢就看到春苗拉着姑娘的手扭着身子笑着说话,门口还有一名俊朗的少年,微微红着脸安静地听两个姑娘说话。

“春苗,哪有把客人拦在门口说话的?”春芽走出来:“快进来。”

“大姐,这是我师姐,”春苗一边拉着人进屋一边说:“师姐,这是我大姐,你们见过的,及笄礼给我捧簪的啊,哎呀,我真是太高兴,光顾着说话了,我好几年没见着师姐了。”

几个人在屋里坐下,春苗又正式给大姐介绍:“这是我师姐,林芝兰,在绣庄一直跟我一个屋一起住了六年的师姐。”

林芝兰笑着拍了拍春苗跟大家介绍:“这是我弟弟,玉树。我们的名字是我爹取的,取芝兰玉树,家父一片拳拳的爱子心切,让你们见笑了。”

“芝兰玉树,好名字啊。”春芽赞道:“令尊一定很疼爱你们。”

林师姐笑道:“明华回来的时候一直说让我来赏花,我这不就厚着脸皮来了,宋娘子您可别嫌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