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顶不住。
顶不住啊。
沈玫在茶水区找了一杯冰橙汁兑半杯热美式。一只手持着咖啡,另一手单手撑墙,一边做着单侧上肢拉伸,一边面壁思过。
以前我不走,那是我菜,菜就多练。
beta沈玫身份这么强,工作我也能做,H市的通知近在眼前,我此刻不走,更待何时?
动摇的想法就像一颗休眠的种子,从很早之前就埋在心底,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犹豫不决,沉寂许久,平静如常。H市的通知和一些闲言碎语,好像春雨撒过,把心底沉睡已久的种子刺激唤醒,迅速生根发芽。
空闲之余,沈玫仔细研究了H市的调动通知。没有老项目搬家,H市的分部将完全为新业务和新板块服务。名义上不会有哪个项目组集体迁移,而是充分保障各部门员工稳定性,根据岗位需求,在AX集团内部统一考核择优录取。报名时间还算充裕,这两周报名,两个月后会开始安排考核。
在面试之前,有一个整合的内部笔试。先报名,再笔试,择优进面,再做选拔。
她并不准备换岗,如果到H市,她应该还是会继续做同岗位。
笔试的内容分成几个模块。
内部的专业技术能力测试她势在必得,她自诩不算top,也至少是C市中AX的中上水平,只是平常做的工作并没有方方面面,为了应付考试,还得再看看各项规定查漏补缺一下。
但是下一个模块是……外语测试??
语言可选择……英语?法语?日语?……有近五年外语等级证书优先考虑,认可证书类型有……各证书可折算分数为……
啊?
再下一个是……职业能力倾向综合测试?通过生活常识、阅读理解、数据分析等了解人员的综合能力。
啊啊啊啊?
等等。
让她缓缓,她不是在abo世界的私企做工吗?
她寻思她只是想调个岗,甚至都没有拎包跳槽。
我把公司放心上,公司把我当成啥?
又是考外语又是考行测,怎么,走出半生归来还是考公呗。
——考公就考公!
念头一起,便刹不住车了。
沈玫自从心心念念H市的调动,便一发不可收拾。
工作以后,她很少经历这般学习-复习-考试-排名的做题考核,经验缺乏,打不住有点发怵。
但AX五部的人事氛围还不错,就算申请内部调动失败也没什么惩罚机制和不良影响。
那就考!和全集团人员一起排名,就算没选上,也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死得明白。
……她还记得一二部有两三个大神也是H市人,H市设点,那不就是家门口上班的大好机会,会不会也去报名呢?
如果能和大神一起排名,就算没上,也能心服口服明确自己和大佬的差距。
横竖都不亏!
干!
说干就干!立刻开始背单词!
希望这个世界的英语和她记忆里一样单词本是abandon开头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多亏了小额免密,沈玫立刻下单了附近书店当日送,还没下班就收到了书籍。
不知是她打工太久,和这个世界脱节了太多。单词翻了几页,吓得她跑到园区的共享图书室找了公共外语教材。
工作局限,日常外语应用也只做些没有感情的客观翻译,行业用语本就如此,作者感情最深之处,也顶多是邮件最后的客套寒暄。真碰上吵架,那也是听洋文骂通用国粹,那俚语玩意也不上等级考试啊。
这书看得她头昏脑胀,要命真要命:太久没看这种人文社会题材的文章,才发现这世界因为abo超绝敏感肌话题,还有一些特别的词汇和文章话题;加上以前语言就不是她的强项,现在要在新的世界拿笔做题、考究正式的单词语法,还是不能太过懈怠。
看来外语这块,得两手准备:一手做复习,一手找证书——如果beta沈玫以前有符合的证书,让她直接走捷径算了吧……
没有大张旗鼓,但也不至于是小偷小摸——只是不想专门广而告之自己的安排。
这两天沈玫工作之中顺便复习着外语,一次苏维维到她的工位争论确认一个客户项目的预算数据基数来源时,不小心碰倒了桌上层层叠叠的档案。
露出了她压在最底下的《〇〇考试官方真题集》和《〇〇行业英语高级》。
苏维维似乎没看到,沈玫很快把东西收了起来,装作无事发生。
下班前去苏维维办公室拿新的资料时,苏维维把她叫住了。
“你这两天在看外语?”
“嗯…”沈玫也没刻意隐瞒。
“你是,想去h市吗?那个报名。”苏维维对这些信息很敏锐。
“是,我准备报那个。”沈玫诚实地点点头。
“……所以现在你个人,家里,是有什么变化了吗?”苏维维斟酌着语句。
“啊?”
“我的意思是,你想去H市?你一直都在C市,我以为你……”
“不是的,关于H市还没完全想好,但是这个选拔,至少,想着能锻炼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在AX的水准。”沈玫如此说。
苏维维一听,整个人来了精神:“对对对,你这个思路很对,这么想也不错,”这套话术对他相当受用,“就是要多锻炼历练自己能力,就算不做,至少也要让别人看到,有机会就要——窜上去。”
现在的工作不说清闲,但比前段时间好多了,而且蒙予这段时间会一起共事,他那边也不会带遗留的过来。这样沈玫就有更多空闲来学习。
苏维维滔滔不绝,沈玫这是铁树开花啊。
“也不能光看着H市,如果有机会,也可以看看C市的啊……嗯,如果你不介意远距离的调动,放长远一点!其他分部也可以看看吗!你的能力在这,我觉得,根本就不是事!
“就是要这样!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学习!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如果你真想……哎,其实我觉得AX也只是一个小天地,你这样,有机会的人,还是要多多历练。
“我觉得你可以内部调动之余,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当然,如果你需要我们帮忙留意的,我肯定也尽力——
“说起来,现在AX工作要求就这样,那件事……总之,多上点心,不要像蒙予那样可惜了;反正在AX呢,我们尽量活用内部资源,什么学习啊培训啊,我们尽可能最大化拿到机会。
“……”
苏维维如此这般推心置腹地和她说了许久——准确地说,是苏维维单方面的输出。
沈玫是这几年调到他组里的人,他觉得沈玫是有能力的,对于她长期以来竭心尽力认真工作却总是无心上进的满血躺平,苏维维不理解但尊重。整体来说,AX一直是业内待遇合理、发展稳定的企业,沈玫这种条件来AX做这么岗位,显然是沈玫个人的性格使然,不想太高的职位承担过多责任压力、也不想太远的工作提高通勤生活成本。
而这次沈玫罕见地主动提起参加调动——就算只是试试考试——苏维维如同热泪盈眶的老母亲。
你终于开窍了!——或者说,你终于想通了!
苏维维说得起劲,沈玫完全没有打断的机会,还说着这两天有空他会去帮忙问问题库——虽然通知上说了考试的主题方向,毕竟太过笼统,准备起来效率太低了。沈玫也只能慌张地应下来多谢多谢,疯狂点头应和。
这样熟悉的话,沈玫上次听见,好像还在大学。
一手抓这,一手抓那。对对对,就是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时被父母寄予厚望的那句话。
你能不能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工作;一手抓考研,一手抓求职;一手抓毕设,一手抓实习;一手抓出国,一手抓考公?
就是要这种八爪鱼精神!多学多干,多职业多身份,做一个认真积极上进的章鱼青年,多抓!大抓!狂抓!哪抓!
现在,她好像回到最初的起点,这个终于开始有了点上进心的沈玫则被苏维维寄予厚望,你能力这么好!能不能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内研,一手抓推广;一手抓制度,一手抓培训;一手抓选拔,一手抓跳槽?
不过,学生时期的困惑和工作后的迷茫显然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起上学时那不知道到底要抓啥、总之抓了就完事的毫无方向、乱拳出招的青涩的混乱感;打工人有了一些方向,“哪里好就往哪里抓”这种初衷好像局限了工作范围,显得不那么手忙脚乱,但糟糕的焦虑感,更多地来自职业定型,一条路走到黑,一旦一脚踩空的代价和风险。
沈玫想到这里,没来由地打了个哈欠。
她又想起上学时,站在主席台的学生代表意气风发地念着稿子,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那个是省优秀毕业生吗?写得还蛮好的嘞,他什么专业的来着?”
“……?我也没听见,搞材料的吧。”
“写材料啊,人文院的?怪不得,那是本行。”
像一个八爪鱼,抓这抓那,大抓特抓,抓到一切机会。
以前和现在,她都没抓到太多。
如果过去努力一点,现在不至于这么糟糕——虽然常常有人说这种话,但她可没法责怪以前的自己100分的考试只能做到6、70。想想现在的自己就这样,还能期望过去更年轻的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呢?
上学的时候,自己在想未来要做什么呢?啊~明明机会很多~试错成本也还算好~真是温柔的烦恼。
而beta沈玫,选择一直留在AX,是因为自己的意外,所以一蹶不振,没有再向前的心力了吗?
那就当是为了beta沈玫,试试这一次能做到什么程度吧。